家装报价“低开高走”遭棒喝
发布时间: 点击数:
本报讯   “家庭装修报价的时候只要3万,可是最后结算却发现花掉了5万。”“明明一开始是选择了最便宜的装潢公司,最后却发现用掉的钱一点也没省!”  家装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不少企业通过设置“低价陷阱”等不正当手段来欺骗客户,使得不少市民大呼上当。日前,芜湖市家装协会出台新规,对这种现象进行严格管理。
专业人士介绍,不少业主为图省钱被一些不正规的家装公司、个体游击队以“低价陷阱”忽悠。手段主要有三种:手段一:装修合同价款“低开高走”, 做装修预算时,承接工程者有意在报价单上漏项,或者模糊装修材料品种、品牌、材质及工艺说明,使得预算比较低诱使消费者签订合同。手段二:不用设计图纸,只一次性给出超低总价,而签单施工后,又以专业人士口吻不断提出更改建议,要求消费者增加装修项目和费用。手段三:偷工减料或违反操作规范,低价低质,留有较多隐患。
为此,芜湖市家装协会出台《关于家装工程报价管理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要求企业不得设置 “低价陷阱”,明确提出预算价,并预先告知业主报价组成,工程决算价不得超过预算价的5(水电及业主要求增加项除外),否则,业主有权拒付超过5的部分。
 
首席记者 王舒力 实习生 奚敏丽
 
 
摘自大江晚报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  11版